發布研報稱,光儲經濟性驅動能源轉型,降本激發缺電市場剛性需求爆發,看好全球能源新時代背景下,儲能各場景需求加速,重點關注降息背景下大儲傳統市場中美裝機持續高增,非美地區逐步起量,新興市場小儲多點開花的需求景氣延續以及觸及面的擴大。同時,關注數據中心從向 AIDC轉型過程中衍生出B-sport B體育官方網站的投資機遇,儲能主要配合新能源接入或用作部分備用電源,有望打開新的成長空間;維持儲能行業“推薦”評級。
2024全年,儲能指數收至-6.48%,相對萬得全A收益率-16.49%,相對電力設備 (申萬) 收益率-9.56%
1) 2024年板塊前期在陽光電源、上能電氣、德業股份等企業一季度業績良好的驅動下有所走高,不過上半年整體呈下行態勢,判斷主要受到國內儲能系統降價、歐洲戶儲庫存高企等因素影響;
2) 2024年中以來,新興市場多點開花的戶儲需求逐漸明朗、中東非歐大型光儲需求爆發、并伴隨訂單的兌現落地,板塊景氣度不斷抬升;
3) 而后板塊受到美國大選政策風險、歐洲戶儲需求低迷、部分區域月度增速回落、以及對長期盈利和競爭加劇的擔憂等因素影響有所擾動。
a) 中國:量的維度,2024年1-12月國內儲能招投標規模為68.6GW/179.0GWh,同比+78%/+59%,同期新增投運規模為55.88GWh,同比+61%;招投標及裝機投運端均同比增長60%;政策端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按下“加速鍵”;新型儲能項目逐漸從過去強配時的沉默資產向高頻調用轉變,儲能配置時長也從2h過渡到4h為主。
b) 美國:2024年1-11月,美國功率;1MW的大儲裝機8.3GW,同比+B體育網頁版 B體育官網入口68%。電力系統承壓,儲能對于提高電網可靠性和靈活性以及定位新能源區域消納的需求偏剛性,當前儲能項目儲備充足,看好FERC并網新規落地、降息逐步兌現,疊加電池關稅及大選不確定性政策預期激發的搶裝需求釋放。
c) 歐洲:能源轉型背景下,歐洲負電價現象持續加劇,階段性電力供應過剩本質上是電網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不足,缺乏調峰能力和可調可控負荷,儲能優化負荷調節,有望成為緩解負電價問題的關鍵;以德國為例,當前已實現光儲平價,歐洲大儲需求拐點已至。
d) 其他市場:得益于近年來光伏度電成本的下降和2023年下半年以來儲能系統的不斷降本,除歐洲外,中東、印度、南美、澳大利亞多國也具備大型光儲平價的良好基礎,能源轉型背景下光儲平價為上述海外大儲爆發的底層邏輯,看好海外大儲接下來“1到10”的需求起量。
出口數據亮眼所折射出的戶儲需求激增的背后有巴基斯坦缺電電價上漲、烏克蘭戰后電力設備受損等極端突發性因素。需求的持續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諸如前期難以預測的突發性事件,但考慮到 1) 新興市場人口基數龐大,2) 諸多地區電網設施老舊脆弱,無電缺電人口眾多(全球無電人口高達11.8億人;且有4.47億人雖然實現電氣化,但仍因頻繁停電、設備故障以及配電網絡缺口處在缺電之中);3) 以及光儲的持續降本有望帶動購買力人群觸達范圍擴大;綜合上述三方面,新興市場小儲需求至少具備可持續的基礎。
工商儲:工商儲在解決區域電力平衡的問題上工商儲為戶儲的重要補充和部分替代,峰谷套利為核心盈利驅動
EES Europe協會顯示,歐洲工商儲市場潛力巨大,以德國為例,工商儲占光伏總裝機容量比例極低 (2024年中30kW-1MW占比僅0.89%)。尤其以歐洲為代表的海外工商業市場潛力正在不斷釋放。歐洲的電價政策和補貼政策都鼓勵用電大戶形成“自備電廠”,采取光+儲自發自用能夠顯著降低電費,在前期市場培育、出海認證、疊加變壓器擴容排隊時間長等多因素多重刺激下,歐洲工商儲發展有望加速。
a) 成本端與需求側共振,看好2025年需求景氣無虞,預計2024/2025年全球儲能裝機規模有望達到187/250GWh,同比+92%/33%;
1) 儲能電芯:a) 出貨格局方面,2024年儲能鋰電池出貨超320GWh,超年初預測,增速超55%,其中大儲/戶儲/工商儲280/26/10GWh,同比+65%/+30%/+40%。b) 競爭格局方面,全球儲能電芯角逐至此,行業集中度已處于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全球CR10/CR5分別超過90%/70%,其中國產廠商話語權提升,除去排在第八位的韓國三星SDI外,其余9家均來自中國,頭部玩家格局基本穩定,強者恒強,后端廠商產能利用率偏低,或處于加速淘汰的邊緣。
2) 儲能集成:相比門檻較高的歐美市場(CR3在70%左右),全球集中度不算高(CR5約33%)。隨著價格內卷進入底部,競爭逐步由“價格”邁向“價值”導向,考慮到 a) 當前包括中國等市場在框采招標環節開始出現行業門檻提高的跡象,b) 國內儲能系統價格端出現環比邊際修正,行業格局或有望改善。基于此,看好高價質量、高壁壘的集成環節。
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的大幅提升與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接入,構網型儲能技術通過超配PCS提高過載能力構建起支撐大電網穩定運行的電壓源,從而增強電力系統穩定性。2024年國內構網型招標容量超過13GWh;GWh構網型招標需求有所興起,如國內中廣核2025年度框采項目中構網型標段高達4.5GWh,陽光電源在中東的7.8GWh項目、英國的4.4GWh;當前中國、澳大利亞、歐洲、美國構網型儲能占比達到1.5%、23%、8.6%和2.6%,GGII預計全球平均滲透率在未來5年有望達到20%。
1)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全球算力,尤其是智算需B-sport B體育官方網站求大幅提升,帶動數據中心從傳統模式向 AIDC 轉型,如數據中心的單機柜功率將從6-8kW增至30-40kW,相應帶動更高能量密度的UPS和柴發等備電需求,及更高效的散熱需求提升。
2) 算力背后則是巨大的電力消耗和碳排放快速提升,提升設備PUE和采用綠電是實現節能降耗和低碳轉型的關鍵舉措,全球多地區及頭部企業均設立了降耗/減排目標。然而算力-綠電的時空不匹配激發不同層級的空間靈活性調節需求,其中儲能對于數據中心的應急電源與常用電源均能夠起到穩定供電的作用,且在此基礎上能助力節能降碳,通過削峰填谷降低數據中心容量費用。針對A/B類數據中心不同主備電源配置要求,儲能主要配合新能源接入或用作部分備用電源大概有4類通用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面向數據中心的儲能應用架構應為在電力技術、冷卻技術、地區政策以及園區環境等多個外在因素影響下的綜合能源設計和靈活考量;比如僅依托原有的UPS/HVDC備電架構之上稍作改動,疊加微模塊儲能系統架構便能實現從“單純供電”到“備電+儲能”。
重點關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上能電氣、陽光電源、阿特斯、西典新能、禾望電氣、德業股份、錦浪科技、盛弘股份、通潤裝備、艾羅能源、固德威、禾邁股份、昱能科技、科華數據、科士達、同飛股份、英維克。
風險提示:世界能源格局變化、國際貿易政策變動、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海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原材料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