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第9個年頭。9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穩步有序推進,多元競爭格局進一步形成,電力的商品屬性凸顯,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明顯增強,市場化交易電量大幅提升?,F貨市場建設多點開花,初步建立了反映實時電力供需的價格機制。
2024年我國電力改革將加速邁入深水區,著力破解電力B體育官網 B體育網址市場的重點難點。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雛形初現、電力現貨市場加速建設、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形成、“新型儲能”發展按下“加速鍵”、配電網將迎來顛覆式變革、電力供需總體呈現緊平衡、綠電、綠證交易提速。
我國提出,到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的目標:國家市場與省(區、市)/區域市場協同運行,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一體化設計、聯合運營,跨省跨區資源市場化配置和綠色電力交易規模顯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儲能等發展的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初步形成。
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件大事。在2023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中提出,積極推動電力市場間銜接,加快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促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交易品種涵蓋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交易范圍覆蓋省間、省內;經營主體擴大到虛擬電廠、獨立儲能等新型主體;交易機構實現相對獨立規范運作,市場決定電力價格的機制初步形成,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顯現,我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初具雛形。
而破解省間電力交易與省內電力交易的矛盾問題,實現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共享互濟和優化配置,是2024年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國家層面,正研究制定電力市場“1+N”基礎規則制度,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也正在研究如何實現跨省多級協作,逐步走向正式運行。
2024年2月27日,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在《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支持調節資源通過市場化方式獲取收益,明確了各類電源在現貨市場中的發展路徑。
可以看到,電力現貨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電力安全保供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等方面將發現顯著顯著作用。
2024年,我國省級現貨市場有望實現全覆蓋。主要表現在更多成熟運行的試點轉入正式運行。第二批試點與非試點陸續展開模擬試運行與試結算。
首批電力現貨試點中,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相繼推進按周、按月、按季度、按年連續結算。其中山西省、廣東省已經于2023年底宣布轉入正式運行。
第二批現貨試點中,上海、江蘇、安徽、遼寧、河南、湖北有5個地區在2023年共完成9次結算試運行。
非試點省份中,一些省份建設步伐較快。如江西率先完成首個非試點地區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寧夏、河北南網、陜西和重慶于2023年下半年陸續啟動結算試運行,青海和新疆首次開展模擬試運行和調電試運行,吉林首次開展模擬試運行。
根據2023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需滿足“各省/區域、省間現貨市場連續運行一年以上,并依據市場出清結果進行調度生產和結算的,可按程序轉入正式運行。”北極星售電網預測,山東省、甘肅省或將在2024年轉入正式運行。
進入2024年,將有更多省級現貨試點進入到長周期結算試運行,陜西、寧夏、安徽已經明確將于2024年3-4月間啟動結算試運行。隨著越來越多的省份進入長周期結算試運行,可以預見,現貨交易品種日趨豐富、交易頻次日漸增多,火電/新能源企業、售電公司與大用戶面臨的交易挑戰越來越大。
隨著我國新能源快速建設,新能源的大比例接入使得電力系統運行管理的復雜性顯著提升,對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電力系統對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建立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的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執行。此次建立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總體思路是科學確定輔助服務市場需求,合理設置有償輔助服務品種,規范輔助服務計價等市場規則。按照“誰服務、誰獲利,誰受益、誰承擔”的總體原則,不斷完善輔助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推動輔助服務費用規范有序傳導分擔,充分調動靈活調節資源參與系統調節積極性。
自從2014年我國首個電力調峰輔助市場啟動以來,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輔助服務市場體系,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品種包括調峰、調頻、無功調節、備用等多個品種,我國已有14個地區啟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但總體上電力輔助服務規模小、品種類型少,參與主體少。
此次進一步規范電力輔助服務價格機制,是適應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前提,也是實現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現實需要。2024年,各地將按照通知要求,系統梳理輔助服務市場運行和收費情況,完善輔助服務價格政策和交易規則等,于2024年7-8月前重新明確輔助服務價格機制和水平。
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發展“新型儲能”寫進其中,這意味著新型儲能發展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地位得到了廣泛認可。首次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意味著發展“新型儲能”將成為2024年乃至今后相當長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2023年,無論是項目推進還是技術創新,新型儲能都實現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為21.5吉瓦/46.6吉瓦時,首次突破20吉瓦,三倍于2022年的水平,功率和能量規模同比增長均超150%。
2024年,新型儲能市場將延續B體育網頁版 B體育官網入口高速發展態勢,預計全年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35吉瓦,有望實現連續3年單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累計裝機規模。
未來,我國新型儲能將呈現產業規?;⒓夹g精益化、機制體系化齊頭并進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新型儲能目前在多地可以多種方式參與電力市場及現貨市場交易,日趨完善的商業模式將推動新型儲能更加精準匹配電力系統調節需求。
2024年2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相關部門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對新形勢下配電網的發展提出的具體要求。
配電系統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分布式智能電網的關鍵領域,是區域多能源互補的協同平臺、交易平臺、分布式能源接入和消納平臺。隨著分布式新能源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規模的日益增大,電力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都對配電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B體育網頁版 B體育官網入口實現“雙碳”目標、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配電網需具備更強的承載力,在形態上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以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各類新業態發展接入需求?!吨笇б庖姟诽岢隽?025年配電網承載能力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
可以預見,2024年,將是配電網建設改造的關鍵一年。推動網源協同,提升配電網分布式新能源承載能力、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承載能力;推動網儲協同,提升配電網靈活調節能力。
預計2024年全國電力消費平穩增長,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緊平衡。預計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在6%左右。
【2023年,電力需求呈現分化趨勢,發達經濟體電力需求大幅下降,而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由于經濟活動刺激電力需求上升,電力需求出現強勁增長。中國在2023年的電力需求增長了6.4%,中國估計到2026年的1400千瓦時的電力需求仍占歐盟目前年用電量的50%以上。國際能源署預測中國2024年電力需求增長為5.1%,然后逐步放緩至2025年的4.9%和2026年的4.7%?!?/p>
【預計2024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8萬億千瓦時,比2023年增長6%左右。預計2024年全國統調最高用電負荷14.5億千瓦,比2023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
近年來,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呈逐年攀升的態勢。2023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9.2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自2015新一輪電改伊始的8年來,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已累計增長36741億千瓦時,超過2009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2009年全社會用電量為36430億千瓦時)。
根據中電聯預測,預計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緊平衡。電力供應和需求,以及氣候的不確定性等多方面因素交織疊加,給電力供需形勢帶來不確定性。綜合考慮電力消費需求增長、電源投產等情況,預計2024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緊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在充分考慮跨省跨區電力互濟的前提下,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南方等區域中有部分省級電網電力供應偏緊,部分時段需要實施需求側響應等措施。
近幾年來,新能源入市交易迎來更多利好,2023年新能源全面進入電力市場已經步入提速階段。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呈現發展速度快、運行質量好、利用水平高、產業競爭力強的趨勢。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發展、高比例利用、高質量消納的良好態勢,為保障電力供應、促進能源轉型、擴大有效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3.05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2.7%;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近3萬億千瓦時,接近全社會用電量的1/3。
新能源逐步進入電力市場,市場化占比穩步提升。2020年到2023年,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分別為1317.80億千瓦時、2136.57億千瓦時、3464.94億千瓦時、6845億千瓦時,占新能源總發電量的47.3%。
可以看到,進入2023年以來,我國綠電交易大幅提長,比2023年提升了97.55%。
2024年,我國實現了綠電交易試點的全網全覆蓋。蒙西電網在2024年初成為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后,國家批復同意的第三個綠電交易試點。蒙西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大,綠電交易潛力巨大,相信在2024年我國綠電交易會繼續保持幾何量級的增長。
綠證交易方面,2024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銜接綠證與節能降碳政策的通知,細化了綠證的購買和使用場景。而在2023年8月下發的《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和2023年9月下發的《關于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有關事項的通知》,則分別明確了綠證的身份及核發管理機制。
自此,綠證交易有了完整的制度體系。根據文件要求,到2024年6月底,全國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基本完成建檔立卡,分布式項目建檔立卡規模進一步提升。建立高耗能企業可再生能源強制消費機制,合理提高高耗能企業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
2024年2月,各地陸續展開2024年綠證核發數據全量校核工作,保障綠證核發數據完整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