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財政部正式發布《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通過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可再生能源、清潔化石能源及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等領域發展,實施期限為 2025-2029 年。專項資金支持范圍涵蓋五大方向:清潔能源關鍵技術示范推廣與產業化、規模化開發利用能力建設、公共平臺建設、綜合應用示范,以及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資金分配采用競爭性分配、以獎代補和據實結算等方式,其中對煤層氣(煤礦瓦斯)、頁巖氣、致密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實施差異化獎補政策。具體機制為:開采量較上年增加的按增幅梯級獎補,減少則扣減資金;取暖季增量部分額外享受 冬增多補 政策。
自然資源部發布《2024年中國自然資源公報》:3 月 14 日,自然資源部正式發布《2024 年中國自然資源公報》,全方位、深層次梳理總結了 2024 年度我國在自然資源領域的工作實踐成果與資源實際狀況。在資源存量上,據 2023 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我國有耕地 12860.88 萬公頃、園地 1961.09 萬公頃、林地 28369.57 萬公頃,已發現 173 種礦產。從工作推進來看,2024 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等完成確權登記,全國頒發不動產權證書 7152.79 萬本,同比增長 3.2%,宅基地改革試點基本完成相關確權登記。所有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獲批實施,截至年底,全國有探礦權 12646 個、采礦權 30391 個,“十四五” 以來,“山水工程” 完成超 500 萬公頃生態修復,同時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推進,北斗基準站 “一張網” 建成。災害防治方面,2024 年成功避免 622 起地質災害,發生 17 次致災性海洋災害、292 起森林火災、3 起草原火災。
1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加強合規管理的指導意見》:3 月 13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 15 部門正式印發《關于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加強合規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到 2030 年構建中小企業合規服務體系,推動企業依法合規經營能力顯著提升,使合規成為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意見》明確十大合規管理重點領域,包括勞動用工、財稅管理、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節能環保、知識產權、數據安全、公司治理、國際化經營及供應鏈協同。其中要求企業建立勞動保障制度,完善財務內控體系,強化質量安全標準,落實生態保護措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范數據跨境流動,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并提升海外經營風險防控能力。
上海市發布《碳排放管理辦法》:3 月 14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辦法》,自 4 月 1 日起施行。該辦法作為上海市首部碳排放管理專項法規,旨在健全地方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辦法》明確適用范圍涵蓋地方碳排放配額管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及相關交易活動,同時與全國碳市場管理要求銜接。通過建立總量控制與配額管理制度,動態調整納管單位名錄,采用免費與有償分配相結合方式配置碳排放配額,并規定合并分立企業的配額承繼規則。針對數據質量管理,要求納管單位制定數據控制方案,建立年度排放報告核查復查制度,強化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在創新機制方面,《辦法》整合碳普惠實踐經驗,開發基于方法學的減排項目與場景,將單位及個人減碳行為量化為可交易的碳普惠減排量,支持通過配額清繳、碳積分兌換等方式實現價值轉化。同時規范地方碳市場交易規則,允許采用競價、協議等多元化交易方式,建立儲備配額調控機制,防范市場風險。為保障政策落地,《辦法》構建全流程監管體系:將碳排放納入環評與碳足跡管理,建立信用懲戒機制;明確納管單位未履行清繳義務最高可處 30 萬元罰款,技術服務機構違規將面B體育網頁版 B體育官網入口臨 20 萬 - 30 萬元處罰。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提升智慧監管效能。
法國發布第三版《國家氣候變化適應計劃》:當地時間 3 月 10 日,法國政府正式公布第三版《國家氣候變化適應計劃》(PNACC),提出 52 項系統性措施以應對本土氣溫持續上升的挑戰。該計劃由生態轉型部、國土整治與權力下放部聯合制定,旨在通過政策工具與資源整合,提升法國在 2100 年前應對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及生態系統變化的能力。根據計劃框架,法國將重點強化三大領域行動:一是升級基礎設施氣候韌性,包括改造排水系統、建設防洪堤壩,并為 100 個地方聯合政府提供專項支持;二是優化能源與農業結構,通過綠色基金投入 2.6 億歐元,推動氫能儲B-sport B體育官方網站運、碳捕獲等技術研發,同時修訂農業與交通領域的適應性政策;三是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立法確立《氣候變化適應參考軌跡》(TRACC)為公共政策制定標準,并建立跨部門應急響應機制。
香港交易所已于2024年實現碳中和目標:3 月 13 日,香港交易所(正式宣布,集團已于 2024 年提前達成碳中和目標,標志著其氣候行動進入新階段。作為亞洲首個承諾并實現運營碳中和的主要交易所,香港交易所通過能源結構優化、低碳運營及碳信用投資等舉措,成功兌現其推動全球凈零轉型的戰略承諾。根據披露,截至 2024 年底,香港交易所全球近 99% 的辦公及運營設施已采用可再生能源電力,通過直接采購綠色電力及可再生能源證書,有效降低電力環節碳排放。同時,集團依托旗下國際碳市場平臺 Core Climate,投資中國內地植樹造林及植被恢復項目,累計注銷約 55,000 噸碳信用,覆蓋所有未削減的運營排放。該平臺作為全球首個支持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自愿碳交易市場,自 2022 年啟動以來已吸引超 80 家注冊參與者,推動跨境碳金融產品創新。
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浦東專版正式上線 日,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浦東專版宣布正式啟用,標志著浦東新區在綠色金融與氣候投融資領域實現數字化服務升級。該平臺由浦東新區區委金融辦主導建設,集成項目申報、融資對接、政策查詢、綠色指數監測等六大核心功能模塊,重點打造企業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間的智能匹配系統。作為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重要基礎設施,浦東專版已接入《上海市綠色項目績效評價指南(試行)》《浦東新區金融機構碳排放核算與信息披露指引》等政策文件,并建立綠色金融指數動態發布機制。平臺同步上線的 中證浦東新區綠色 50ESG 指數 和 綠色主題信用債指數,覆蓋 50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 2.27 萬億元。平臺創新設置環境信息披露專區,集中展示金融機構碳排放報告及綠色項目庫動態。目前已歸集企業環境數據 8.4 億條,通過智能識別模型實現綠色租賃等項目的在線 億元融資對接。下一步將重點推進銀租聯動機制,探索建立跨境綠色資產交易模塊,計劃到 2027 年實現年均促成綠色融資超千億元目標。
香港推出 GreenTech Hub 打造綠色科技與金融雙樞紐:3 月 11 日,香港科技園公司宣布正式啟用位于九龍塘創新中心的綠色科技樞紐「GreenTech Hub」,通過整合 200 余家綠色科技企業資源,聯合 16 家金融機構、高校及行業組織,推動香港向國際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中心邁進。該樞紐聚焦綠色金融科技、智慧能源、低碳建筑等四大領域,提供從技術研發到商業化的全鏈條支持。合作伙伴涵蓋匯豐銀行、香港中文大學等機構,分別提供綠色融資對接、人才培育及測試場景服務。數據顯示,2024 年香港綠色科技初創企業數量同比激增 82%,顯示行業發展潛力。作為綠色金融戰略的重要載體,香港金管局此前已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累計為 420 筆綠色債券提供 2.5 億港元資助。此次 GreenTech Hub 的落成,標志著香港在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順豐啟動航空碳中和計劃:3 月 11 日,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石化(香港)航空燃油有限公司、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在香港正式簽署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大宗意向認購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順豐控股將通過長期采購符合國際可持續認證標準的 SAF,依托自主研發的 豐和可持續發展管理平臺,實現燃料B體育網頁版 B體育官網入口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與碳排放數據透明化。中環聯合認證中心作為國家級認證機構,將對 SAF 使用過程實施獨立審核,并向客戶出具經認證的減排聲明,助力企業客戶完成范圍三碳排放的量化披露。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研究顯示,SAF 在全生命周期內可降低 85% 的碳排放量,預計到 2050 年將貢獻航空業碳中和目標 65% 的減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