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姑蘇城的薄霧漸漸散去。在陽光的照射下,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宛若無邊無際的海洋,波光粼粼,吸收著每一縷日光……
這是2025年初春的蘇州。這座千年古城在完好保存古典肌理的同時,在現代化發展中融入綠色生態理念。園林深處,運河兩岸,廠房之中,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電力系統正進一步服務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在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華陽村榮大產業園內,一排排嶄新的充電樁整齊排列,頂棚上鋪設有光伏板,旁邊矗立著儲能柜,一座“綠色驛站”赫然立于眼前。
陸宇成是產業園內的一名員工。剛從老家過完年返崗開工的他,將電動自行車停在棚內充電。“以前都是回家后在樓道充電,現在我一邊上班一邊充電,不僅方便安全,而且價格便宜,充一次電才5毛錢,非常實惠!”
作為交通工具之一,電動車在滿足人們便捷出行的同時,一些亂停亂充、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情況成為威脅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問題。
“我們在充電樁配備了符合新國標標準的充電器,居民可以來此直接充電。系統具備自動識別功能,可以識別充電器是否符合新國標標準,如果不符合會有報警提示。”國網蘇州市相城區供電公司總經理郭健介紹。
通過搭建數字孿生平臺,接入充電樁、充電柜和儲能系統平臺,可以實現遠程監控,“緊急情況下,還可遠程執行安全控制指令,做到防患于未‘燃’。”郭健說。
蘇州市相城區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仝飛表示,該示范項目的啟用進一步探索了更智能的充電服務,引導市民采用“滿電好回家、充電不進樓的安全充電新模式”“下一步還將挖掘電動自行車密集停放區域,科學規劃,大規模推廣普及惠民車棚充電服務模式,惠及更多百姓。”
光伏板下,別有洞天。碼頭是港池裝卸區域,一艘艘貨船正忙碌地裝卸原料貨物。碼頭邊,一排排岸電設備靜靜矗立。
“所有船舶的生活用電都來自這些岸電設備,而電力則來自頭頂的光伏板。”常熟龍騰特鋼有限公司外協辦主任袁燕介紹,碼頭每天約有20艘船舶進出,全年吞吐量達1000萬噸,“這些船舶的用電需求全部由光伏發電滿足”。
在可視化平臺,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各種數據:光伏發電量、儲能系統狀態、用電負荷曲線…B體育平臺 B體育網站…通過建設微電網,企業不僅可以多用綠色電能,還能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袁燕算了一筆賬,“每年光伏及儲能可創造收益1121萬元”,迎峰度夏期間,企業內部資源可整合具備3萬千瓦的快上快下資源,支撐電網需求響應和移峰填谷工作。
“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和上門服務,供電人員能夠為微電網生成詳細的‘健康報告’,助力我們根據生產需求優化運行方案,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袁燕說。
碳普惠是我國多層次碳市場體系的重要補充,將個人和企業的低碳行為量化為碳減排量后,通過交易等方式實現價值變現。
“蘇州工業園區是首批國家級碳達峰試點園區之一,碳排放強度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清潔能源消費占比超過90%。”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三級職員陶葉煒介紹,蘇州工業園區聚集了各類綠色制造企業超100家,企業清潔能源應用、碳減排意愿強烈。
“借助供電大數據智能分析,我們發現通風機和空氣壓縮機能耗較大,決定更換設備。”江蘇新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推進部經理秦嶺介紹。
2024年,一套碳排放檢測系統,助力廠區、產線、重點設備等關鍵碳排放環節精準實現“碳足跡”采集。依托“智慧碳足跡”管理平臺,近180個用電采集終端對企業生產、非生產全環節用能情況進行實時采集。
“整車廠需要采集產品碳足跡,我們能夠快速通過平臺獲取、準確計算每件產品的‘碳賬本’。”秦嶺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B體育平臺 B體育網站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炸裂!凌晨三點,中國悄悄給衛星“做心臟搭橋”!NASA連夜開會:這波操作太科幻!
裝了半輩子, 還是暴露了! 中國3000億芯片巨頭一夜破產, 任正非: 自尋死路
中工網為全國總工會主管、工人日報社主辦、中國工會網絡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和管理的中央新聞網站
《編碼物候》展覽開幕 北京時代美術館以科學藝術解讀數字與生物交織的宇宙節律
機票價格大跳水!多個城市熱門航線元賣上海迪士尼山寨VIP套餐!被判部分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