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理工學院順利承辦第六屆能源、電力與電網國際學術會議(ICEPG 2024)
為拓寬國際科技學術交流渠道,促進中外能源電力與電網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9月27-29日,由華南理工大學主辦、
承辦、IEEE、IEEE廣州分會提供技術支持的第六屆能源、電力與電網國際學術會議(ICEPG2024)在廣州順利舉行。大會匯聚了180余位來自國內外高校及地方專家代表。電氣工程學院組織教師骨干與學生代表等14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9月28日上午,IEEEFellow、華南理工大學朱繼忠教授為大會致開幕詞。大會以主題報告、口頭報告、墻報等方式開展,并針對各種展示方式設置了評優環節。會上,香港城市大學ZhaoyangDong教授、華南理B-sport B體育官方網站工大學朱繼忠教授、東京農工大學MingcongDeng教授、康考迪亞大學YouminZhang教授等專家作了主題報告,深入探討了能源、電力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與創新思想,積極分享各自的研究經驗與見解。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楊向宇作為嘉賓為主題報告專家頒發報告證書。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沈娜帶領學院教師一行與會議嘉賓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其中,唐武琛副教授以“雙碳目標下的協調新能源數字電網技術”為題作主題報告。他圍B-sport B體育官方網站繞熱伏關鍵技術、多能協同控制技術以及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并通過學院協調新能源數字電網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就如何提高電網的能源轉換效率、優化多能協同能源管理以及提高智能化水平等問題進行案例分享。
電氣工程學院共有2篇師生共創的EI論文被該會議錄用。一篇以《直流微網線路高頻保護方案設計與仿真研究》為題,講述了一種基于高頻分量的保護方案,通過PSCAD/EMTDC仿真表明高頻過流保護能夠有效識別極間短路故障,并快速切除故障,同時實現故障位置的精確定位;以《基于yolov9s改進算法的紅外圖像缺陷識別》為題的又一論文則講述了一種集成目標識別算法可以識別開關柜內設備,并用相對溫差法評估故障。
2022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1班學生黃柯億表示“通過參加本次會議,我從各位國際學者、專家分享的創新技術和關鍵策略中,了解到目前關于新能源、移動儲能、配網等方面的前沿技術和發展方向,同時認識到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激勵我投身能源轉型事業,為實現綠色未來貢獻力量。”2024級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彭浩源表示,“本次會議讓我深刻感受到全球能源轉型的緊迫性與重要性,這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在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認真學習的決心。”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師生積極參與在第六屆能源、電力與電網國際學術會議(ICEPG2024),不僅是對國家新型能源體系與新型能源系統建設號召的響應,更是學院國際化戰略的重要體現,有助于提升學院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國際視野和學習機會。未來,電氣工程學院將會持續加強國際化戰略,了解全球能源領域的最新動態,為該領域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記者伍志軒李嘉琪)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