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農電)分會(以下簡稱分會)在西安召開2024城鄉電力學術年會暨科技成果交流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農電)分會主任委員蔣劍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工兼營銷部主任李明,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岳紅權,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農電)分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永建,中國電科院院士盛萬興,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杜松懷等演講專家,以及來自能源企業、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等各界代表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上午的會議由張蓮瑛專家主持。會上,岳紅權副總經理代表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致歡迎詞,并介紹了國網陜西電力服務新能源發展的突出成效。
蔣劍春院士分析了十年來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并強調要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盛萬興院士作了題為《從能源轉型到數字轉型的探索》的主題報告。報告以國家重點項目實踐為例,從能源轉型面臨的挑戰、數字化轉型的路徑規劃等方面介紹了在能源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杜松懷教授分享了在智慧能源體系與零碳農村能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刻分析了能源革命與能源轉型與智慧能源體系演變的關鍵路徑;從電力市場的建設與參與、農村區域劃分、低碳與零碳農村能源利用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農村零碳能源系統建設的實踐經驗。
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杜松懷作《智慧能源體系與零碳農村能源建設》主題報告
來自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的領軍技術專家陳波帶來了電鴻業務發展形勢的報告。介紹了電鴻如何以創新為舵,駕馭科技的巨輪,開拓業務新版圖,成為行業矚目的焦點。
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領軍技術專家陳波作《電鴻業務發展形勢及應用》主題報告
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農電)分會副秘書長、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張彩慶主持會議并發言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煙臺供電公司臧寶志介紹了“海島互聯+柔直互濟”長島智能微網工程。生動詮釋了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方案,為在座嘉賓呈現了電力助力鄉村振興、繪制美麗海島新畫卷的強勁動力。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煙臺供電公司臧寶志作《“海島互聯+柔直互濟”長島智能微網工程助力美麗鄉村振興》主題報告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農電處馬明處長發表了題為《雙化驅動,電靚浙江和美鄉村共富路》的演講。演講從農村電網重點建設、農網能效多維提升、鄉村能源轉型升級等多個角度,詳細介紹了智慧電網如何織就一張張綠色能源網,為美麗鄉村建設賦能。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農電處處長馬明作《雙化驅動,電靚浙江和美鄉村共富路》主題報告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領軍技術專家劉紅文帶來《基于電力變壓器型可控電壓源的配電網接地故障處置關鍵技術》的分享,揭示了如何利用創新變壓器技術作為智能調控的基石,為配電網的安全穩B體育官網 B體育網址定運行保駕護航。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領軍技術專家劉紅文作《基于電力變壓器型可控電壓源的配電網接地故障處置關鍵技術》主題報告
國網湖北神農架供電公司王雋副總經理分享了基于湖北神農架林區特殊地理氣候條件的配網智慧化氣象監測預警系統的成功經驗。充分展現了先進氣象監測技術與電力網絡智慧融合的技術發展現狀。
國網湖北神農架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王雋作《湖北神農架林區配網智慧化氣象監測預警系統》主題報告
論壇在和諧、思辨的氣氛中進行,各位專家就“鍛造新質生產力,助力城鄉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這一主題在現場開展了討論分享。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孔繁鋼談到新質生產力與新型能源系統建設的關系,指出未來新能源將成為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同時剖析了電力系統發展即將面臨的巨大挑戰。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孔繁鋼在圓桌論壇上發言
國網六安供電公司副總經理伍鴻兵以在安徽六安建成的國內首座兆瓦級PEM氫儲能示范站為例,深度剖析了氫能作為可靠的新能源紐帶和電力儲能介質的廣闊發展前景。
山東省綜合能源系統工程研究中心王瑞琪主任將話題擴展到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在網架結構提升、電網裝備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應用,并以山東公司實踐為例生動講述了新技術在縣域電網、農村電網的應用。
國網公司農電首席專家、國網福建電力營銷高級專家莊敬清則是從客戶B體育官網 B體育網址服務角度,闡釋了能源電力如何凈化美化農村生態環境、助力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目標。
國網河南焦作公司營銷部專家李崢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講述了縣域電網(配網)管理經驗。
論壇最后,國網重慶公司營銷部農電處姚小林處長從全局出發,梳理解讀了當前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背景,謀劃了城鄉能源電力發展的藍圖。
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張蓮瑛在講話中表示,本次會議內容深刻、鞭辟入里,展示了極高的學術造詣。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農電)分會張彩慶副秘書長認為,本次城鄉電力學術年會暨科技成果交流會的成功舉辦,鏈接了理論與實踐,點燃了創新火花,照亮了城鄉電力行業前行的道路,是一次激發智慧、促進創新的大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孔繁鋼評價本次學術年會是一次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潮流的會議。會議深入探討了新質生產力對配電網農村能源革命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轉自聊城新聞網)